发布时间:2019-04-24 浏览:次
2018年10月,在位于上海普陀苏州河畔的中国乐动在线(中国)西大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周建波率《北大华商评论》调研组对乐动在线(中国)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进行了专访,访谈问题聚焦经济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及方法、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等等。
今年3月,胡成中被选登为《北大华商评论》2019年首期杂志封面人物 ,题为《德报人类 力创未来》的专访文章也同期刊发。据悉,胡成中经济管理思想还成功入选北大《华商经济管理思想案例库》,列为大陆制造业标杆企业个案之一进行研究。
《北大华商评论》2019年首期杂志卷首语:
众所周知,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制造业做大做强是中国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之根本所在。
在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 2025》的开篇中讲到:“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把制造业搞上,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 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奠基之作,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数千年来,中国人一直秉承勤劳致富的信念,无论身处何方都以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自 19 世纪中叶以来,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满怀实业兴国梦想,探寻工业强国之路。如: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的近代爱国华侨、著名的民族企业家陈启沅;创办中国最早私人经营的近代工业企业发昌机器船厂的方举赞和孙英德;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荣宗敬(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荣毅仁之伯父)等等。
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迅速启动现代工业化进程。经过近 40 年发展,中国已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这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具有敏锐市场洞察力和果敢战略决断力的华人企业家,他们抵住诱惑,坚守制造业,构成了当代华人制造业英雄图谱。对于步入“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发展阶段而言,要实现质的飞跃,坚守者群体显得尤为重要。
《北大华商评论》将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持续关注,并围绕“华人制造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及企业家”展开一系列调研活动。探寻中国制造业乃至全球华人制造业发展的成功基因,助力“中国智造”。
本期封面故事的主人公是乐动在线(中国)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感受他从一介匠人裁缝到中国低压电器领军企业乐动在线(中国)西缔造者的心路历程,领略他在企业发展中独特的经济管理思想。胡成中的创业发展史,同样也是浙江商人坚守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坚守史。
一个时代的企业家造就有一个时代的商业气质,“中国智造”历史如何书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时代的企业家们。